网站首页 > 健康科普
“饭后百步走”有诸多益处,但并非人人都适合。 2024-06-24 15:29:30

以下七类人应该根据自身健康状况,决定是否进行饭后活动。

 

消化系统疾病患者

饭后血液集中于胃部,用来消化食物,此时立即走动,血液会分流到四肢,导致胃部血液供应减少,影响消化过程,可能引发疼痛和不适,加重胃溃疡和胃炎,不利于胃黏膜修复,延缓胃部疾病的康复和愈合。

高血压患者

饭后立即活动会增加血液流速,可能引起血压的突然变化,这对高血压未控制好的患者来说十分危险,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,一过性头晕,四肢乏力、头晕眼花,甚至昏厥。

糖尿病患者

一般情况下,餐后血糖都要比餐前血糖相对高一些,身体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血糖调节。如果餐后立即活动,就可能干扰这一过程,导致血糖波动过大,影响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疗。

体弱多病的老龄老人

高龄老人的血压在饭后一般都趋向下降,再出去活动,就会增加心脏负荷,使心、脑供血不足,出现头昏眼花、四肢乏力,容易因突然昏厥而跌倒,诱发骨折、车祸等意外。

极度疲劳者

身体在极度疲劳状态下,各器官功能都会有所下降,此时进行活动会使身体更加疲劳,诱发其他问题。特别是患有贫血、低血压的人,饭后大量血液供给胃部,散步时脑部相对缺血,容易出现头晕、目眩,甚至昏厥。

饮食过饱者

过饱会使胃部膨胀,马上散步可能出现消化不良、腹胀、腹痛等问题,增加胃肠道和其他器官的负担。特别是有心血管问题的人,可能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。

 

“饭后运动”需要科学化

“饭后百步走”并非饭后立即走,而是在饭后适当的时间进行,并且不同人群走的时间、速度和强度都有所不同。只有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调整散步的节奏和时间,才能“饭后百步走,健康到永久”。

 

忌马上走。饭后应休息20~30分钟再外出散步。饭后半小时内,只适合小范围、小幅度的活动,不适合剧烈运动。可在客厅中踱步,适当促进食物消化,半小时后可出门散步,但要避免走路过快,以免胃部震颤、牵扯等情况引发恶心呕吐和腹痛不适。

 

强度低些。饭后走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。体弱、年迈的人可以少走一些,平时缺乏运动、体重超标、食欲不佳的人可以多走一些。心率范围控制在(180减年龄减10)至(180减年龄)之间,即达到微微气喘、心跳加速的状态即可。

 

姿态要对。正确的散步姿态可以用“闲庭信步”来形容,以轻松、悠闲为佳,步伐放慢,享受过程就好。抬头挺胸,肩膀往后舒展,上半身笔直,尽量向上伸展脊柱;臀部发力,带动腿部向前,手臂前后自然摆动,幅度适中。

 

边走边拍。不少人喜欢一边散步,一边用手拍打肩、胸、腹、腰、背等各部位,这个动作可以使饭后散步事半功倍,对于每天坐在办公室、筋骨不舒展的上班族,有舒筋活络、缓解紧张、消除疲劳的效果。

 

呼吸要稳。饭后散步时应注意呼吸节奏,如果呼吸平稳而不急促,能够边走边轻松地说话,而且不会觉得喘不过气,那就说明强度合适。适合的强度可以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,不会觉得特别累。

 

“三高”等慢病人群最好饭后休息30分钟到1小时,等食物消化得差不多、胃部没有饱胀感时再散步。高血压患者应在血压稳定时进行适度运动;有冠心病、心绞痛的人注意步速不要过快;高龄老人饭后最好静坐休息;易疲劳者建议在早上精力充沛时散步。

 

饭后散步时,最好穿上舒服的衣服和鞋子,选择平坦安全的路径,避开车多路段,老人或身体较弱的人需要有人陪同。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时,不应在冷风刺激下散步;夏季餐后出汗较多,也不应贸然在室外散步,以免中暑。饭后除了百步走,还可以喝一小杯酸奶、听舒缓的音乐、刷牙漱口,轻微按摩胃部促进消化。但是,唱歌、喝浓茶或咖啡、洗澡、吸烟、开车等,不宜饭后马上做。

 

文章来源:生命时报,版权或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本平台选用仅用于科普,不作任何商业用途。

 

友情链接:
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省医师协会
江苏公众科技网 (江苏省科协)
江苏省医院协会
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老年医院
中国老年医学学会
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江苏省医协会
地方协会:
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
四川省老年医学学会
联系我们:
电话: 025-89699043
地址: 江苏省南京市珞珈路30号
邮编: 210024
常用操作: 下载Chrome
Copyright ◎ 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5201号-1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947号